当前位置:工作交流 >> 文章详情
十堰:乌蒙山下淬笔锋 以学赋能启新程
——参加《人民代表报》全国通讯员培训班(六盘水)侧记
乌蒙山麓,秋色正浓。
十月的六盘水层林尽染,清凉的空气中跃动着求索的热望,洋溢着奋进的时代激情。10月13日至17日,十堰人大系统21名工作人员奔赴“中国凉都”,参加《人民代表报》在贵州省六盘水市举办的全国通讯员培训班。五天时光,大家沉浸于专题教学的深邃思考,流连于现场教学的生动实践,在理论与现实的交织碰撞中,经历了一场思想的洗礼、一趟初心的回溯、一次能力的淬炼。
学以提能,理论浸润悟真知
“希望大家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精髓,把握人大宣传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开班式上,人民代表报社社长、总编辑原玉苗提出殷切希望。
如何创新人大宣传工作,讲好人大故事?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一级巡视员曲卫国同志,以其二十余载深耕人大宣传领域的深厚积淀,抽丝剥茧,娓娓道来。“要树立合力意识、开放意识、服务意识,把好政治关、法律关、事实关,求精、求亮、求短……”一个个鲜活案例,让学员们真切感受到人大新闻宣传应有的格局与视野。
“什么是人大?怎样做好人大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办公室原主任李伯钧在《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 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专题讲座上的开篇之问,发人深省。虽年逾古稀,但谈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时,李老眼中闪烁的依然是那份对人大事业的炽热与执着。“这真是一场‘及时雨’!”课后,学员们纷纷分享收获。
新形势下人大新闻宣传工作如何抓?原玉苗从核心内容把握、报道方式改进到共性问题剖析,为学员们带来一场面对面的“实战指导”。“题好文一半,画龙需点睛”“标题要力求精准、鲜明、生动,尽量控制在14字以内,让人一眼记住”……这些实操要点如同钥匙,打开了学员们思维的锁扣。
“通过严格程序推选议政代表,组织听取街道办事处工作报告、开展视察调研、参与民主监督,让街道工作更能体现民智、反映民意。”《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的“六盘水实践”》教学环节,六盘水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吴进生动讲述了街道人大工作的创新举措。课间,学员们意犹未尽,围绕“议政代表的产生如何确保代表性”“建议如何落实反馈”等问题追问细节,热烈的讨论一直持续到上课铃声响起。
五场专题教学,句句真知灼见,课课精华荟萃,廓清了迷惑,指明了路径,注入了动力。
学以增智,思想碰撞启新思
学贵有思,思贵交流。10月13日晚,《人民代表报》工作座谈交流会现场,41名通讯员代表齐聚一堂,气氛热烈。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抓谋划,系统集成抓推进,站稳人民立场抓问效,内外联动抓宣传。”六盘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侯美传同志的发言铿锵有力,引发共鸣。
随后,多位学员结合工作实际畅所欲言。“人大宣传工作必须紧扣‘人民’二字。没有服务人民的意识,难免唱‘独角戏’。”一位学员的发言,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2024年9月20日,郧西县人大常委会与《人民代表报》实现‘双向奔赴’,建成湖北首个县级理论研习实践基地……”十堰市郧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胡勇同志分享了借力平台、展示亮点的成功经验,为各地提供了有益借鉴。
笔记本上,心得要点、意见建议密密麻麻;会场上下,提问、探讨此起彼伏。近三小时的交流,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做好人大宣传工作的思路愈发明朗,信念愈加坚定。
学以致用,一线研学见真章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培训班精心安排“行走课堂”,让学员在六盘水这片热土上,沉浸式感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和“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深厚内涵。
在岩博村,学员们倾听了党的二十大代表、村书记余留芬带领村民将“人民小酒”从梦想酿成现实、带动整村振兴的感人故事。从昔日“家家住的老土房,出门就是猪粪塘”的贫困村,到如今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先进村,基层人大代表通过听民声、聚民智、强监督、做示范,用实干诠释使命担当。
钟山区月照街道独山村的蜕变同样令人惊叹。当地人大充分发挥代表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村村联建,发展特色民宿与精品水果种植,走出一条“农旅融合”成功之路,使独山村跻身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和乡村振兴示范村。在这里,代表履职与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得到了生动印证。
在六枝特区工业行业人大代表工作站和水城经济开发区代表工作站,人大代表扎根园区、深入车间,着力协调解决企业在用工、融资、政策落地等方面遇到的难题。翻阅人大代表的履职记录,学员们深有感触:“这种将代表履职嵌入经济发展一线的模式,为我们发挥专业代表作用提供了全新思路。”
在六枝特区三线文创小镇与盘江文化园,旧日的工业遗产、宝贵的“三线精神”与现代文旅产业、社区公共服务巧妙融合,焕发出新的生机。这些项目的规划、建设与运营过程中,当地街道人大(议政)代表积极履职,有效解决了环境整治、文化传承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据了解,六盘水市人大常委会已建成27个各具特色的代表工作站,成为该市坚持与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亮丽名片。
学思践悟,砥砺前行再出发
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笃。
回望乌蒙山下的秋日时光,学员们不仅在课堂中汲取了理论滋养,更在行走间触摸了民主脉搏。那些发生在代表工作站、田间地头、社区街巷的鲜活民主实践,那些承载着初心使命的时代印记,都已沉淀为学员心中宝贵的财富,转化为前行的不竭动力。
“这次培训让我意识到,人大新闻宣传要善于跳出程序性报道,去捕捉那些有温度、有故事的民主细节。”
“六盘水的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和行业代表工作站创新实践启示我们,民主的形式与载体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契合时代发展与人民需求。”
“我要将岩博村的叙事手法带回十堰,用心用情写出人大代表的担当与奉献。”
……
培训有期,学履无终。列车启程,六盘水的群山渐行渐远,当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带着六盘水的秋月与星辉,重返工作岗位,那些在课堂中汲取的智慧、在历史中淬炼的忠诚、在交流中点燃的思想火种,终将落于笔端、化为行动,汇聚成字里行间的千钧之力,融入新时代人大工作与宣传事业的广阔天地。
“笔下虽有万言,胸中唯有初心”,讲好新时代人大故事,我们永远在路上,步履坚定,笔锋愈锐。(方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