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理论研究 >> 文章详情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赋能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5-11-17 09:40   [收藏] [打印] [关闭]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就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重要战略部署,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自觉将其转化为依法履职、服务大局的实践成效,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稳正确政治方向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将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好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必须把这一根本政治原则贯穿始终。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统揽和指导人大工作,一体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完善“党组带头学、常委会专题学、代表集中学、机关经常学”机制,持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把握,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际行动。

二是提高政治站位,做到“两个维护”。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人大各项工作要紧紧围绕党委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安排来谋划推进,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有效落实。

三是主动服务大局,展现担当作为。常委会党组要切实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职责。班子成员要带头落实党委部署的重点任务,深入一线开展调研督导,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区域协调发展中展现人大作为,将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二、坚持依法履职尽责,增强监督实效与法治保障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专门部署。县级人大在法治建设中肩负重要职责,必须依法行使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做到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

一是聚焦高质量发展加强监督。要紧扣“十五五”规划实施,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目标,听取审议计划、预算执行、国有资产管理等专项报告,组织代表开展视察调研,提出高质量审议意见。深化预算审查监督,用好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加强审计整改跟踪,切实看好人民的“钱袋子”。

二是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深化监督。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评议,引入代表和群众参与满意度测评,加强跟踪问效和“回头看”,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和惠企政策落地见效。围绕民生关切,对养老、教育、医疗、安全等领域持续监督,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三是聚焦生态安全精准监督。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丹江口市人大始终将守护水质安全作为重大政治责任。要强化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监督,持续开展“净岸护水”代表行动,探索跨区域协同监督机制,督促政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三、坚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健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作出具体安排。人大工作要始终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履职各方面。

一是夯实代表履职基础。加强代表对宪法、组织法、代表法、监督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提升履职能力。完善履职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发代表履职积极性。

二是建好用好履职平台。推进“家站点”规范化建设与高效能使用,使其成为代表联系群众、收集民意的重要阵地。深化“双联系”机制,推广代表向选民述职等活动,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三是激发代表履职效能。围绕产业发展、民生实事等主题,组织代表开展视察、调研、联系群众等活动。完善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形成“群众提、大会定、政府办、人大评”的完整闭环。优化代表建议“提、交、办、督、评”机制,提高办理实效,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样板。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关键在于落实。我们要自觉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思路和举措,锤炼务实作风,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能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地方实践新篇章贡献人大力量。(湖北省丹江口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