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代表风采 >> 文章详情
黄玉鸿:擎画“智造支点” 驱动“升级引擎”
驰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家工信部重点培育示范企业,也是扎根十堰市茅箭区的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在产业转型中突破性实践,成为诠释“支点建设”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的生动样本。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公司董事长黄玉鸿锚定高端制造,以“绿”转型,赋能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彰显代表本色。
以“智”造基,筑牢产业升级支点。走进驰田智慧新工厂,6分钟下线一台重卡的“中国速度”令人瞩目。这座总投资15亿元、占地720亩的现代化基地,通过智能设备的深度集成,构建覆盖高端智能制造体系,实现管理信息化、装备自动化与生产精益化的全域融合。作为全国机械工业500强企业,驰田股份凭借轻量化、智能化、环保型产品打开国际市场。“公司用22年时间证明:产业升级的‘支点’,必须架设在自主创新的基石上。”黄玉鸿的话语凸显着企业深耕主业的定力。目前,公司已手握100项专用工程车辆制造专利,其中国家发明专利9项,主导的3项产品标准被授予“企业标准领跑者”称号。
以“绿”转型,激活支点辐射动能。“支点建设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产业升级的关键在绿色转型。”黄玉鸿介绍企业在新能源与环保领域的突破:为内蒙、新疆等大型矿区定制的纯电及增程新能源无人驾驶宽体矿卡,实现碳排放较传统车型降低40%,先后摘得“国家绿色工厂”“中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突出贡献企业”等殊荣,这份绿色答卷背后,是驰田对国家能源战略的精准响应。“作为人大代表,我始终认为,企业的‘账本’里不仅有产值,更要有生态账。” 黄玉鸿的话,道出了企业将社会责任融入发展基因的担当。
以“责”履职,彰显代表担当本色。从车间到展厅,从专利墙到荣誉榜,黄玉鸿始终贯穿“人大代表为人民”的主线。作为全国工信系统劳动模范,他将企业发展与区域产业升级紧密结合,以智慧工厂带动1000余人就业,以全流程数字化改造为行业提供“工艺革命”范本。黄玉鸿介绍:“驰田产业升级不是抽象概念,而是一个个技术突破、一项项标准创新、一次次市场开拓”。他不仅展示了企业作为“产业支点”的强劲动能,更彰显了人大代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先锋作用。
金秋的驰田智慧工厂熠熠生辉。这座集“中国驰名商标”“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等荣誉于一身的超级工厂,正以黄玉鸿口中的“变与不变”:变的是技术迭代的速度,不变的是深耕实业的初心,为十堰“聚力支点建设・推动产业升级”写下最鲜活的注脚。(罗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