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议案建议 >> 文章详情

广水市:代表建议推动大蒜名村转型升级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5-04-25 10:31   [收藏] [打印] [关闭]

“今天上午采摘量约1200斤,都是在一个小时内装车发货。”随州广水市吉阳村党支部书记石祖银介绍道。趁着晨曦露水疾驰,下午便到800公里外,产地直达的水果黄瓜被做成减肥晚餐。当日抵达,让远方的菜园,似在房前屋后。吉阳水果黄瓜受到轻食者青睐,论根出售,供不应求。

守着吉阳山,就是难挣钱

吉阳山因地势原因,作物始终在相对湿度高、温差小的环境中成长。朝雾晚露,使蒜苔青翠如玉,蒜坨嫩白如瓷。早在2011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吉阳大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然而,收获蒜苔需弯着腰,剥洋葱抽内芯似地采收,销售出去。趁嫩苔断口还在冒汁水时下锅,获鲜香甜脆有。采蒜坨更是要完整地将一颗鳞茎从土中挖出,清洗并反复晾晒,直至皮干而肉脆,易于保存。前些年劳动力外流导致产量下降,市场份额逐年减少。

观念变一变,科技来种田

采收需要大量劳动力在如今已不适宜,广水市人大代表周小波、明文菊、石祖银调研发现,既要投入劳动力少、又要收益高,那就必须转型升级,让农村上年纪的人能实现“科技种田”。喜欢“吉阳”系列的顾客是热爱健康,热衷于新鲜果蔬的人群。在人大代表的协助下,吉阳村投资建设果蔬大棚10亩,招引种植能手承包种植特色果蔬模式,共同推动转型升级。大棚采取滴灌技术,精准施肥。人工授粉、物理防虫、温湿度可控,保证了水果黄瓜的鲜甜脆嫩,一经推出,供不应求。水果黄瓜是大棚最早出产的,今年4月份开始采摘,并将一直持续到6月份。每天采摘的菜农有10余人,每天收入100元。仅采摘一项,户均增收超5000元。

吉阳大蒜、水果黄瓜、青皮茄子,即将排队走出吉阳山,销往省内外。随着该村的农业转型,吉阳山菜农果农“科技种田”的微心愿正在逐步实现。(陈小勇)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