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议案建议 >> 文章详情

防涝工程让“城市血管”更畅通——丹江口市人大常委会以媒体督办推动代表建议落地见效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5-08-27 11:49   [收藏] [打印] [关闭]

今年以来,丹江口市人大常委会聚焦代表建议办理“最后一公里”,继续落实媒体督办等督办机制,切实凝聚办理合力,提升代表建议办理质效,以公开透明的监督推动民生关切从“纸上建议”转化为“实景成效”。城市内涝治理这一群众“心头病”的破解,正是该机制发挥实效的生动缩影——通过媒体全程跟踪、立体报道,倒逼部门高效履职,让代表建议落地有声,更让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代表建言点准“痛点”,媒体督办同步跟进

“雨季一来,丹江大道、人民路就成了‘看海点’,车辆被淹、商铺进水,群众急盼解决!”丹江口市第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鄂秀云结合走访调研,提出了“从管网扩容、预警机制、专业维护三方面系统治理城市内涝”的建议,直指民生痛点。

建议交办后,丹江口市人大常委会当即启动媒体督办程序,联合市级融媒体中心成立报道组,以“代表建议如何落地”为切入点,全程跟踪办理进展。从部门会商研判到项目开工建设,从现场施工进度到群众反馈评价,媒体记者通过镜头记录、深度访谈等形式,实时呈现建议办理的每一个关键环节,既让市民了解治理动态,也以舆论监督推动责任落实。“把办理过程晒在阳光下,就是要让部门有压力、代表有动力、群众有盼头。”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部门联动高效施治,督办推动成果显现

在媒体督办的推动下,市住建局、应急管理局等承办单位迅速行动,成立联合专班,将代表建议细化为具体举措。市住建局投入2300万元实施右岸新城区排水防涝工程,排查疏通老旧管网,修复破损设施,并同步规划东环路片区等5个后续项目,下半年将陆续开工;应急管理局则建立“雨前排查、雨中调度、雨后复盘”机制,储备水泵74台、救生衣1946件,组建4489人应急抢险队,成功应对3次强降雨,21处历史积水点未再出现严重内涝。

“媒体的跟踪报道让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必须拿出真招实策。”市住建局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坦言,督办过程中,媒体既报道进展,也客观反映施工难点,帮助部门更精准地调整方案。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疏通雨水管涵0.8公里,修复更换井盖井圈210个、雨水箅子205个,清捞检查井29座,整改防汛隐患21处,治理成效通过媒体报道传遍城乡。

民生改善赢得点赞,督办机制彰显效能

“以前下雨怕车库被淹,现在积水少多了,出门不用绕路了!”社区居民王女士的感慨,道出了群众的真实感受;商户李先生也笑着说:“店门口往年积水到小腿,今年雨季基本没受影响,生意稳了!”

从“看海模式”到“排水畅通”,从代表疾呼到群众点赞,媒体督办不仅见证了治理成果,更架起了“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的桥梁。“解决内涝问题,既是疏通城市血管,更是疏通百姓心结。”鄂秀云代表在回访中点赞道,“媒体督办让建议办理不走过场,这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

下一步,丹江口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深化媒体督办机制,聚焦更多民生领域代表建议,以监督实效回应群众期盼,让“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成为常态。(陈琪 柯红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