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监督动态 >> 文章详情
丹江口市:监督护航茶香浓
“以前种茶凭经验,鲜叶没个准价,愁卖还愁赚不到钱。现在有企业统一标准、保底收购,这日子踏实得很!”近日,丹江口市土关垭镇银洞山村茶农王师傅站在自家茶园里,看着鲜嫩的茶芽被企业收购员仔细称重,脸上满是安心的笑容。
这片漫山遍野的“绿意画卷”,是丹江口市人大聚焦茶产业发展堵点,以精准监督推动政策落地、破解群众“增收难题”的生动实践。
土关垭镇地处鄂西北山区、汉江中上游,坐拥北纬30 度“黄金产茶带”,却因零散种植、销路狭窄、产业链短等问题,让“好资源”难成“好收益”,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拦路虎”。
为破解茶叶发展难题,丹江口市人大代表联合农业农村部门技术人员深入茶园、农户家中开展调研,梳理问题产生原因,督促土关垭镇政府、市农业农村局引入龙头企业,构建“企业+农户”合作体系。同时,邀请农业专家驻点指导,将生态防虫、有机施肥、标准化采摘等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以前种茶靠感觉,茶叶好坏全看天。现在不仅有专家定期来指导,销路还稳定得很,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奔头!”看着茶园里长势喜人的茶树,王师傅的笑容格外真切。
在丹江口市人大的持续监督推动下,如今,土关垭镇茶园面积已达1.5万亩,汇聚2家茶叶龙头企业、37家专业合作社、5家家庭农场,年产名优绿茶、老青砖、桔茶等30万公斤,茶叶品质稳居市场第一梯队。同时,该镇积极延伸产业链,开发茶衍生品,主动“走出去”参加“楚茶杯”斗茶大赛、全国茶博会,让“土关垭牌”“道茶王”“太极系列”等茶品牌逐渐打响名气,真正实现了“种茶护绿”与“增收致富”的双向奔赴。
如今的武当茶谷,不仅是游客的“网红打卡地”,更是村民的“幸福地”。截至目前,武当茶谷已新增帐篷民宿、农家特色餐饮、旅游研学线路等茶旅融合项目,形成了“半小时茶旅生活圈”,带动当地茶农,户均年收入达10万元,实现了“一片叶子带活一个产业、富了一方百姓”。
“我们将继续聚焦茶产业全链条发展中的堵点难点,推动茶产业提质、品牌提效、茶旅提趣,让‘茶乡富民’的成色更足。”丹江口市人大农工委负责同志表示。(戴隆浩、华雨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