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监督动态 >> 文章详情

十堰市郧阳区人大精准监督促改造 老旧小区焕新颜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5-10-28 16:13   [收藏] [打印] [关闭]

“以前屋顶漏雨、停车抢位,现在下雨不担心,车辆有处停,出门坐电梯,小区像公园,人大监督真是帮我们办了大实事!” 郧阳区城关镇兴郧路社区72岁的陈大爷,站在改造后的小区里感慨万千。作为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的住宅小区,郧阳区180余个老旧小区设施老化严重,2.8万余户居民常年受“管网堵、停车难、无配套”困扰。自2023 年开始,郧阳区人大常委会将老旧小区改造列为民生监督“头号工程”,以全链条监督推动“老破小”蜕变为“幸福家”。

一、监督“靶向破题”,直击堵点摸透民生实情

“自来水管三天两头坏,改造能不能先做管网?”在2023年人大代表行动活动中,城北社区居民王阿姨的诉求,成为人大监督的“第一靶点”。郧阳区人大常委会连续三年将老旧小区改造纳入年度重点监督议题,打出“调研 + 审议 + 测评”组合拳,聚焦工作机制、项目实施、社区治理三大核心环节,组织区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采取“看、听、问、议”相结合的方式,走遍中岭、兴郧路等5个重点社区,详细了解改造进度、工程质量和管理机制等情况,先后召开群众座谈会15场,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30余条,形成专题调研报告4份。

调研过程中,人大视察组重点排查三大类问题:一是机制层面,是否存在分片指挥部职能分散、多头管理导致的责任空转;二是实施层面,是否存在重“面子”轻“里子”、群众关切项目未优先推进的情况;三是治理层面,改造后小区长效管理机制是否缺位。通过召开群众座谈会15场,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30余条,形成专题调研报告4份。在 2024 年区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专题审议区政府关于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情况的报告,直指“方案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措施不精准”等痛点,针对性提出12项整改要求,明确要求区政府整合指挥职能、统筹部门力量、强化项目监管、优化改造内容、健全治理机制,为后续整改划定清晰路径。

二、监督“组合发力”,创新方式提升监督质效

(一)清单式督办,压实责任破解协作难题

针对审议意见中“完善工作机制、加大统筹协调”的要求,郧阳区人大常委会建立审议意见落实清单,将“整合分片指挥部职能”“明确部门职责”“强化项目监管” 等整改任务,逐一明确责任单位、整改时限和预期目标,实行“销号管理”。同时,创新建立“红黄蓝”三色督办清单,对进度滞后、问题突出的事项标注“红色预警”,每周跟踪进度,每月通报结果,倒逼责任落实。此前,种子公司小区电梯加装项目因住建、规划等部门协调不畅停滞半年,被列入“红色预警” 后,人大常委会每周调度督办,推动相关部门建立联合审批通道,仅 20 天就完成规划审批。

(二)全过程监管,严把项目质量与进度关

围绕“强化项目建设监管”的审议要求,郧阳区人大常委会推动区政府组建工作专班,加强对施工企业、施工过程的全流程监督,重点核查施工单位是否严格按图纸施工,是否存在质量、安全、进度问题。同时,创新推行 “代表监督 + 居民监督” 双机制,聘请 30 余名热心群众担任 “居民监督员”,小到地砖铺设厚度、大到管网材料选型,均纳入监督范围,实现监督无死角。去年,某小区改造中被居民监督员发现墙面抹灰厚度不达标,人大当即组织“回头看”,督促施工方迅速返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68 岁的“居民监督员”张阿姨说:“人大给我们‘撑腰’,改造质量再也不担心了!”此外,针对“2023 年前改造项目查漏补缺”的要求,人大监督推动区政府对未完工、改造不彻底的项目列出清单,倒排工期,目前已完成 12 个小区的后续完善工作,确保规划项目全面落地。

(三)需求导向,推动改造内容优化升级

为杜绝“重‘面子’、轻‘里子’”现象,郧阳区人大常委会监督推动区政府结合小区实际和群众需求优化改造方案,将楼顶防渗、雨污分流、电梯安装、缆线整治、违建拆除、无障碍设施配套等群众关注度高的项目,优先纳入改造计划。同时,聚焦“打通小循环”目标,督促相关部门对城北社区吴家沟片区、兴郧路社区文化西巷片区、中岭社区郧城城市花园小区等区域,拆除相邻小区间、小区与单位间、片区与街道间可互通的围墙和废弃建筑物,提升区域连通性。中岭社区此前因围墙阻隔,居民出行需绕行 500 米,在人大监督推动下,相关部门拆除废弃围墙,新增一条便民通道,居民出行时间缩短至 5 分钟。“以前绕路像‘走迷宫’,现在出门就是主干道,太方便了!” 社区居民王先生说。

三、监督“结出硕果”,老旧小区焕新颜暖民心

在人大持续监督下,郧阳区老旧小区改造交出亮眼答卷,实现“机制完善、工程提质、治理长效”三大突破。

(一)工作机制更加顺畅高效

区政府已完成老旧小区改造指挥部职能整合,由分管副区长牵头统筹,落实专职人员坐阵指挥,建立“日跟踪、周调度、月考评”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实施精准督办。以往“多头抓、都不抓”的弊端彻底解决,住建、民政、城管等部门协作更加紧密,工作效率较之前提升 40%,项目审批时限平均缩短 25 天。

(二)改造工程惠及万千群众

截至目前,累计改造小区 150 余个、面积 290 万平方米,重点解决群众“急难愁盼”:53 公里老化管网全部更新,彻底告别“管网堵、水质差”;新增 4800 余个停车位,缓解“停车难”问题;加装 22 部电梯,解决老人“上下楼难”;建设20个“口袋公园”、8 处养老托育设施,居民实现 “下楼能休闲、在家享照料”。城北社区居民笑称,以前小区像 “城中村”,现在环境堪比“新楼盘”。

(三)长效治理机制逐步健全

针对“强化社区治理”的审议要求,郧阳区人大常委会推动探索小区物业管理新机制:一方面,合理利用闲置资源加强社区阵地建设,加快智慧社区平台搭建,目前已在 8 个社区试点 “智慧门禁”“线上报修” 系统;另一方面,指导小区加强业主委员会建设,引导12个有条件的小区引入专业化物业企业,对条件不足的小区实行“社区托底 + 居民少量付费” 的半公益性物业管理试点。兴郧路社区试点后,物业费收缴率从30%升至95%,社区环境维护、设施维修响应速度显著提升。居民刘阿姨说:“每月交10块钱,有人管维修、有人清垃圾,这是人大帮我们想的好办法!” 此外,区政府还适当增加财政投入,增强老旧小区卫生保洁、环境维护、治理平台运维保障水平,确保改造成果长效保持。

从过去的“脏乱差”到如今的“宜居美”,人大监督的“针脚”,正一针一线缝补老小区的“民生缺口”。下一步,郧阳区人大常委会将聚焦改造后物业服务提升、长效管理落地等新问题,通过“季度抽查+年度审议”持续跟踪监督,让“改得好”更能“管得好”,让老旧小区的“幸福保质期”越来越长。(程良成 吴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