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监督动态 >> 文章详情

武穴市:依法开展预算绩效监督 全面提升审查监督实效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5-11-12 11:26   [收藏] [打印] [关闭]

近几年来,武穴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出台《预算绩效监督办法》《预算审查监督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构建起“覆盖全面、流程规范、措施有力、结果导向”的预算监督体系,推动财政资金管理从“重投入规模”向“重使用效益”转变,实现了预算绩效监督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政保障。

一、提前谋划,下好预算绩效监督“先手棋”

预算绩效监督工作的成效,关键在于前期谋划的精准性与前瞻性。常委会始终坚持“早对接、早研判、早部署”的工作思路,通过制定清晰的年度工作要点,为全年预算绩效监督工作筑牢基础。主要体现在“三个结合”上:

(一)与上级有关政策融通结合,确保监督方向不偏。

常委会始终将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及黄冈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作为预算绩效监督的根本遵循,通过专题学习、集中研讨等方式,深入研判中央、省、市关于预算绩效监督的最新文件精神与政策导向,确保监督工作与上级要求同频共振。2025年,紧扣“聚焦项目、支点建设”的工作主线,将重大项目推进情况作为监督重点。针对中央国债投资支持的武穴市北灌区项目,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开展集中视察,现场听取项目进展汇报、查看工程建设质量,并对代表提出的“施工进度滞后”“部分配套设施规划不合理”等问题建立台账,实行跟踪督办,确保问题及时整改、代表关切得到有效回应,推动重大政策落地见效。

(二)与市委工作部署融通结合,确保监督重点突出。

常委会始终将服务市委中心工作作为预算绩效监督的核心任务,紧扣全市发展大局与重点工作,在政府投资项目绩效监督上精准发力。2022年,针对惠企纾困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绩效监督,通过查阅政策兑现台账、走访企业了解实际受益情况、召开部门座谈会分析政策执行堵点等方式,推动解决了交通运输保险费优惠、农村客运补贴和城市交通奖励资金拨付较慢、天然气补贴政策执行程序不严等问题;同年,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任务,联合审计部门开展绩效审计,重点监督脱贫攻坚衔接资金使用、产业帮扶项目效益等情况,推动整改问题7项,保障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与乡村振兴的有序推进。

(三)与相关部门工作融通结合,确保监督靶向精准。

每年年初,常委会预算工委积极与财政、审计等职能部门对接,共同梳理经济社会热点、政策落实难点、群众关注焦点问题,精准锚定年度监督方向。2021年,针对人大代表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医疗救助补助资金发放不及时”“部分困难群众医疗保障政策享受不到位”等问题,将医疗救助补助项目纳入年度绩效监督重点,通过实地走访乡镇卫生院、与困难群众面对面交流、核查资金发放台账等方式,推动相关部门优化资金拨付流程、完善政策宣传机制,全力守护困难群众“救命钱”,筑牢医疗保障底线。

二、抓好监督,下好预算绩效监督“关键棋”

常委会始终立足强化人大审查监督职能,不断创新监督方法、整合监督资源,联合多方力量打好监督“组合拳”,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一)强化审查监督,构建“闭环式”监督流程。

常委会按照年度监督工作计划,一方面充分利用预算联网监督系统这一有力“武器”,对重点单位、重大项目预算数据实时监控。密切关注系统预警信息,通过联网数据进行分析,对项目增减变动数据出现异常的分类提示,针对重点风险领域预警信息专题研判。及时对接相关单位了解原因,找出问题根源督促整改落实到位,形成“线上发现问题”“线下跟踪监督”的工作机制。另一方面通过“听汇报、开座谈、查资料、看现场”等多种形式开展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梳理形成问题清单,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将审议意见、调研报告及问题清单、第三方绩效评价报告等材料,一并交办给市政府及相关责任单位,并要求承办单位在6个月内,分别向主任会议、常委会会议报告整改落实情况,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整改情况进行审议并开展满意度测评,形成“调研—审议—交办—整改—测评”的全流程审查监督闭环。2022年以来,累计向市政府交办绩效管理审议意见4件、调研报告及问题清单2件,整改满意度测评均达到优良等次。

(二)加强协同监督,凝聚“一体化”监督合力。

预算绩效监督并非人大“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多方协同配合。常委会预算工委与市审计局、市财政局建立了常态化沟通机制,通过每月召开工作例会、每季度开展联合研判、每年共享监督数据等方式,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问题共治。在具体工作中,联合财政部门开展预算绩效评价,重点核查项目资金使用的合规性与效益性;联合审计部门开展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执行中的突出问题,有效避免了“重复监督”“监督盲区”等问题,在2023年政府投资项目监督中,通过人大、财政、审计三方协同,共发现项目前期工作不规范、骗取中标、违法转包、损失浪费、多计工程价款、虚开增值税发票、未及时编制竣工决算等问题157个,推动相关单位整改到位,挽回财政资金损失8976.11余万元。

(三)发挥代表作用,激活“多元化”监督动能。

人大代表是预算绩效监督的重要力量,其专业优势与基层视角能够为监督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常委会始终注重发挥代表履职作用,通过组织代表参与监督、邀请代表提出建议、引导代表跟踪整改等方式,让代表成为预算绩效监督的“参与者”“推动者”。一方面,根据代表职业背景与专业特长,组建了“预算监督专业代表小组”,邀请代表参与重大项目视察、专项调研等活动,深入了解预算执行情况与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召开代表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函等方式,广泛收集代表对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建议。近年来,累计组织人大代表参与预算绩效监督活动8次,代表提出的“优化项目预算编制”“加强民生资金绩效评价”等建议,均被相关部门采纳并落实,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改进与提升。

三、强化落实,下好预算绩效监督“制胜棋”

绩效结果的应用是预算绩效监督的“落脚点”,也是确保预算绩效管理取得实效的“关键环节”。常委会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与结果导向相结合,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等紧密挂钩,推动形成“评价—反馈—整改—提高”的良性循环。

(一)完善体系建设,筑牢“制度化”监督根基。

为进一步规范预算绩效监督工作,常委会督促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完善配套制度,先后推动出台《关于做好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财政工作的通知》《审计局规范审计处罚自由裁量权指导标准及规则》《聘请中介机构参与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管理办法》等文件。《聘请中介机构参与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管理办法》明确了中介机构的准入标准、服务责任、质量要求及收费标准,有效规范了中介机构参与预算绩效评价的行为。《审计处罚自由裁量权指导标准》则细化了审计处罚的适用情形与幅度,避免了“同案不同罚”问题。这些制度的出台,为提升审计质量、规范财政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也为全市财政运行质效与资金使用效益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二)重点跟踪督办,压实“责任化”整改链条。

针对审查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常委会实行“全过程跟踪督办”机制,通过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责任、定期调度进展等方式,确保问题整改不悬空、不拖延。对于能立行立改的问题,要求责任单位即行即改、限期反馈;对于一时难以整改的复杂问题,要求制定详细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时限、责任人员与具体措施,并实行“每月调度、季度通报”。为确保督办实效,近三年来,针对审计查出的预算绩效问题,向相关部门单位印发整改督办方案,并联合市政府督查室、市审计局开展现场督办,对整改不力、推进缓慢的单位进行约谈提醒,明确整改要求。2025年,针对部分学校电脑使用率不高、市图书馆实际访客率低于预期等民生领域突出问题,选取市教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2个责任单位开展重点督办,通过现场核查整改情况、听取整改汇报、提出优化建议等方式,督促责任单位制定“电脑共享使用计划”“图书馆服务提升方案”,推动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三)强化结果运用,树立“导向化”考核标杆。

常委会坚持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预算管理与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推动建立激励和约束并重的结果运用机制。一方面,武穴市委、市政府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纳入各镇(街道)及市级各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体系,明确考核指标与评分标准,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给予通报表扬;另一方面,对绩效评价等级较低、问题较多的部门,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在后续项目资金安排中采取“压减、取消、收回、统筹”等措施,并责令限期整改。2025年,根据年度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对6家绩效评价优秀的部门各给予10万元奖励,充分激发了部门做好预算绩效管理的积极性;对5家绩效评价不合格的部门进行项目压减,取消低效无效项目4个,收回同级财政资金项目3个,统筹整合项目2个,涉及资金共计1000多万元,切实做到了“好钢用在刀刃上”。(刘梦 张春友)